AI|科大率先引入全港最大型浸沒式液冷卻系統 數據分析工作耗時由數天縮短至數小時

社會

發布時間: 19 小時前

最後更新: 17 小時前

分享:

分享:

科大最新引進全港最大規模浸沒式液冷卻系統,(左起)科大副校長(研究及發展)鄭光廷及資訊科技總監關樹建。(科大提供圖片)

香港科技大學近日引入全港最大規模的「浸沒式液冷卻系統」,為本港首間大學引入相關技術,包括預計於後年2026年落成、樓高8層的「高性能數據中心」亦將採用。

科大指,新系統能降低逾80%冷卻耗電量,並為電腦提供更理想的低溫操作環境,提高運算性能,在「AI新世代」下有助支援先進科研工作,例如可將耗時數日的數據分析工作,縮短至數小時內完成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科大表示,特別是分析大數據及執行複雜算法等的科研工作,需要高效能的運算設備(HPC),但此類伺服器耗電量高,並會產生大量熱力,阻礙發揮運算效能,引入新系統能解決以上問題。科大首階段安裝8個「浸沒式冷卻水箱」,可容納約280台中央處理器(CPU)和圖形處理器(GPU),預計於2026年落成的「高性能數據中心」亦將採用此技術。

科大獲教資會「改建、加建、維修及改善工程計劃」(AA&I)撥款支持引入新系統。校方指,相較傳統機櫃式系統利用風扇和冷氣來散熱,新技術透過將精密電腦硬件直接浸入特製的「類水冷卻液」進行散熱,可顯著減少逾80%的能源消耗,並有效把機房的能源使用效率(PUE)降至低於1.1*(數值越接近1,代表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效能越好),長遠有助延長硬件壽命,從而減輕數據中心營運成本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
校方指,隨著運算能力提升,原本耗時數日的數據分析工作,可縮短至數小時內完成,將有利大學從事更多需要高效大數據分析的研究工作,例如疫苗開發、個人化醫學、癌症基因組學、天體物理學模型構建以及材料科學等。

由於新的液冷卻技術能有效降低耗電量,校方預計每年可避免排放900噸二氧化碳,較傳統機櫃式系統減少碳排放達量45%,每年節省近300萬元電費,同時令效能功耗比(performance per watt)提升10%。此外,新技術所採用的冷卻液壽命長達10年或以上,並且屬非腐蝕性兼可生物降解的材料,可大大減少對環境的影響。

科大副校長(研究及發展)鄭光廷表示,踏入AI新世代,大學持續提升AI基建設備,包括上述新技術,以及正籌建新數據中心,以孕育滋養創新的環境,讓師生可不斷突破界限,力求創新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